1.池水太瘦
池水太瘦,透明度過高(40公分以上) ,表明水中浮游生物少,不利魚蝦蟹生長, 應進行肥水育藻和培水育菌。
處理方法:施肥育藻、培菌肥水。
具體方法為:
①肥水育藻劑有:氨基酸營養液、高濃縮氨基酸、氨基酸肥水膏、蛋白氨基酸營養液、生物肥水王及活性生物肥等,可據需要選用。
②益生菌有:特效肥水益生菌、特效芽孢桿菌、復合EM菌、加酶益生菌、單細胞藻類培育素及利生素等,可據需要選用。 為提高肥水和育菌效果,最好肥與菌配合使用,一般是先施肥, 后施菌. 如水特別難肥,
選用下方有良效: 氨基酸營養液(或高濃縮氨基酸、氨基酸肥水膏)+ 特效肥水益生菌(或特效芽孢桿菌、復合EM菌、加酶益生菌)。

水體水色過淡
2.池水太肥
表明塘水透明度過低(10公分以下) ,有機污物太多,或水中藻類老化, 此時池水易滋生病菌誘發疾病。此外,塘水透明度過低,往往溶解氧不足,不利魚蝦蟹快速生長。
處理方法:換水、凈水、培育凈水菌。
具體方法為:
①先換水20-30公分,或換水至水色變淡為止, 然后用濁水速凈或生物凈水解毒素、解毒凈水寶進行凈水解毒。
②第二天再選用特效凈水益生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瘦水型)、加強型芽孢桿菌等,進行培菌凈水和穩定水質。
3.池水呈黑色,水面有油鏡和大量氣泡,水質膠粘
表明塘水嚴重污染、致病菌大量滋生。檢驗水體多數氨氮、亞硝酸鹽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超標,此時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魚蝦蟹中毒,或出現慢性、持續性死亡現象,甚至暴發傳染病引起大量死亡。
處理方法:換水、消毒、解毒、培菌。
具體方法為:
①每次換水20-30公分,每天換2-3次, 或換水至水色變淡為止, 然后選用康益達碘威或濃戊二醛消毒液、清瘟解毒液、虎黃合劑等消毒,用法用量按說明。
②消毒后第二天潑灑解毒凈水王或凈水解毒寶、魚蝦解毒王等進行解毒;第3-4天再選用特效凈水益生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瘦水型)、加強型芽孢桿菌,以穩定水質。
4.池水呈藍綠色,水面有多量青綠色漂浮物
這主要是由于投料過多、水質過肥,導致 “藍綠藻” 等有害藻類大量繁殖引起。常在水面形成藍綠色的漂浮物,俗稱“青微”或“湖靛”。
處理方法:殺藻、換水、解毒、培菌。
具體方法為:
①在下風口處潑灑藻苔雙殺靈或特效藍藻凈、青苔速滅、除草滅苔凈等, 以殺死部分有害藻類(一定要局部潑灑),也可全塘潑灑濃戊二醛或水體菌蟲殺等進行除藻。使用殺藻劑必須天氣良好,否則容易造成缺氧而影響魚蝦蟹生長。
②殺藻后的第2天要進行換水,每次換20-30公分。
③換水后潑灑解毒凈水王或魚蝦解毒王進行解毒凈水。
④解毒后再選用特效凈水益生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瘦水型)、加強型芽孢桿菌,以抑制有害藻類繁殖和穩定水質。

藍藻滋生的水池
5.池水氨氮超標
養殖水體氨氮超標主要是由于過量投喂飼料和不注意清潔水體,以及室內養殖不注意通風,造成池水缺氧,池內有機污物腐敗發酵引起。一般池水氨氮含量應在0.6PPM以下,否則超標會導致魚蝦蟹氨中毒,或影響正常生長和誘發其它疾病。
處理方法:解毒、改底、增氧、培菌。
具體做法為:
先用解毒凈水王或魚蝦解毒王潑灑解毒, 如采用池塘養殖的,則用解毒增氧底凈或增氧池底凈改良池塘底質,并拋撒粒粒氧增氧;接著選用特效氨氮凈或降硝除氮靈進行降解氨氮;同時注意通風和多開增氧機將水體攪動,促進氨氮揮發。
6.池水亞硝酸鹽超標
亞硝酸鹽產生的原因與氨氮相似,而且氨氮和亞硝酸鹽可以互相轉化。一般池水亞硝酸鹽含量要求在0.1PPM以下,不能超過0.3PPM,否則會引起魚蝦蟹中毒或影響生長。
亞硝酸鹽的降解方法可參照氨氮的降解法。
7.池水渾濁或出現黃泥水
渾濁水或黃泥水主要是由于水中藻類少,水體不肥或存在有毒物質,水中藻類繁殖困難造成。而天氣突變或大雨過后引起藻類大量死亡也是一方面原因;但長期使用消毒藥和大量多次喂抗生素,致使水中藥物或有毒物質殘留過多,以至不適宜藻類生長更是重要原因。
處理方法:解毒、肥水、培菌。
具體做法為:
①渾濁水或黃泥水的處理方法首先是解毒,可選解毒凈水王、魚蝦解毒王或綠威應激靈按說明使用。
②解毒后再用氨基酸營養液或高濃縮氨基酸等潑灑肥水。
③肥水后接著用特效肥水益生菌或特效芽孢桿菌進行培菌育藻,以及穩定水質。
8.池水酸堿度超出正常范圍
魚蝦蟹適宜的池水酸堿度(PH值)為7.5-9左右,超出此范圍都不利魚蝦蟹生長和繁殖,故要進行調節。
①若早上檢驗PH值低于7.5以下時,可潑施生石灰調節,每畝每米水深每次用8-10公斤,以少量多次使用為宜。
②若早上檢驗PH值高于9以上,且水體看起來較瘦時,可直接潑灑解毒凈水王或綠威王、魚蝦解毒王等,進行調節即可。
③若早上檢驗PH值高于9以上,且水體看起來較肥、較濃時,這種情況多是由于藍藻大量繁殖,并釋放出多量的堿性物質引起?蛇x用特效藍藻凈(或藻苔雙殺靈、青苔速滅)分區分次使用,逐步將有害藻類殺滅;殺藻后潑灑解毒凈水王(或綠威應激靈、魚蝦解毒王)解毒,最好適當換水后再解毒;解毒后再用特效凈水益生菌(或瘦水型枯草芽孢桿菌、加強型芽孢桿菌等)穩定水質,抑制藍藻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