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廣西犀牛角地區,很多養殖戶(特別是新養殖戶)在“打底肥” (施基肥)時用法和用量方面出現了“亂用”的現象,這會給養蝦帶來隱形的危害。在做基肥時,很多養殖戶還是會選擇用雞糞或者是那些換包裝后的雞糞肥。老養殖戶都會適當適量地用,并且加活菌進去泡個一兩天,讓活菌分解后于天晴時再用。然而今年很多新來的養殖戶看到老鄉在用,他們也跟著用:老鄉用雞糞肥1包2畝或者1包1畝,或者雞糞20~30斤/畝發酵好后于天好再適當的打些;他們的用法是雞糞肥2~4包/畝,雞糞是70~80斤/畝單用。由于今年4月份天氣很差,沒有陽光,會有以下幾種危害:
危害一.很多蝦塘的雞糞肥都沉積在塘底,雖蝦塘水色已起,但試苗不成功,而且久了之后會長泥皮和青苔。
危害二.用雞糞多的水肥起來很快,但水都變成醬油色,濃黑濃黑的,而且水里還有臭味,甚至塘里會有很多的寄生蟲、纖毛蟲等,對小蝦苗影響相當大。
危害三.用了雞糞肥或雞糞后,若天氣不好時,水非但肥不起,而且雞糞在塘底發酸發臭,會造成小蝦不下底,長纖毛蟲,中后期會出現偷死、亞硝酸鹽高等危害。 “養蝦先養水”,如何選擇基肥至關重要!建議新老養殖戶最好不要用雞糞或雞糞肥,若用了的話,最好多用活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