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凡在本刊所載文章和圖片,版權歸我司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擅自轉載、改寫等,否則,將視做侵犯權行為,一經查實,本司將依法進行追究。

聯系我們

  • 湖北悅洋恒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電話:400-830-4949
  • 手機:18707229090 13420150008
悅洋恒海養蝦技術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悅洋恒海養蝦技術
對蝦氣泡病的主要癥狀及流行特點
發表時間:2017-03-01     閱讀次數:     字體:【

對蝦氣泡病的主要癥狀及流行特點

——仙桃科洋生物技術部

氣泡病是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重要疾病之一,特別是在池塘養殖前期,可以直接造成小蝦急性死亡,還可以引起細菌繼發感染和誘發病毒病的發生。在淺水池塘、能排污的高位池塘和肥水后馬上放苗的池塘發病率更高,危害也更大。本文總結了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氣泡病的主要癥狀以及一些流行特點,為大家正確診斷對蝦氣泡病提供依據。

  1、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氣泡病的主要癥狀

  1.1 發病對蝦在池塘中的癥狀

  急性發病的對蝦上浮、游塘,在岸上可以看到大量對蝦“白鰓白尾”在水面下游塘。有的對蝦發生急性死亡,在水面快速彈跳幾下,然后身體失去平衡沉底死亡。有的蝦死亡前側游、打轉,游動極為緩慢(圖1)。發病對蝦應激大量蛻殼,發生軟殼現象,死蝦容易飄浮在水面上。對蝦氣泡病急性死亡一般只發生在水位1m以下的淺水池塘。更多的情況是在晴天中午到下午的時間對蝦發生短時間的游塘,游塘的蝦沒有明顯的“白鰓白尾”癥狀,或者見不到游塘,發病蝦“趴邊”或少量上浮,對蝦少量死亡或次日見底罾有一定數量的死亡,剛剛死亡的對蝦或還沒有死亡的病蝦明顯發現全身肌肉“白濁”,或尾部“白濁”。不論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往往在發病的次日可以見到底層有大量死亡。有時發生輕微的氣泡病時對蝦表現出各種不適的癥狀,如晚上在池底扒出一個個小坑,俗稱“扒沙”。

  1.2 發病對蝦癥狀

  急性發病時檢查游塘蝦不空胃,尾部肌肉或全身肌肉發白,鰓發白,有時還能見到甲殼下有大量氣泡,有的蝦頭胸甲內緣水腫,俗稱“鰓腫”。顯微鏡檢查可見頭胸甲內側、鰓絲血管內、甲殼下肌肉內、步足和游泳足關節處、尾扇等處的組織間均有大量氣柱,尤其尾部甲殼下氣泡最常見,這也是我們經常見到發病蝦尾部肌肉白濁的主要原因,是該部位肌肉被氣體損傷的結果,這里是腹背動脈形成分支的部位,氣體由于壓力的作用更容易在血管末端被釋放出來,對該部位組織造成損傷。有的發病蝦肌節間發白,也是氣體從體節動脈末端出來對該部位肌肉損傷的結果。有的急性發病蝦體內有大量氣泡的同時體表附著大量氣泡。有的蝦因為應激而出現須紅、尾紅、肝紅、胃紅,特別是發病次日死亡的對蝦體紅的癥狀更明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多數情況下,發生氣泡病后看不到發病對蝦有明顯的體內“氣泡”癥狀,更多的情況是,我們見到的是肌肉白濁和尾部肌肉白濁、肌節間白濁或“紅體”癥狀,以及之后的空腸空胃、肝臟萎縮的癥狀,有時之后發生黃鰓、黑鰓、爛眼、爛尾等細菌繼發感染癥狀。造成的原因,一是發病對蝦體內氣泡的吸收速度很快,當水體中氣體飽和度下降以后氣泡很快吸收,不是中午或下午在發病的第一時間觀察,很難見到“氣泡”癥狀。二是氣體過飽和的程度和持續時間使過飽和的游離氣體不足以在體內形成肉眼可見的“氣泡”,但是給對蝦血管、肌肉等組織的損傷仍然十分嚴重。

  2、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氣泡病的主要流行特點

  2.1 水越淺的池塘發病率越高

  淺水池塘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水層多,也就是補償深度以下的耗氧層少或沒有,晴天強光的情況下整個水體很容易氣體過飽和;從水體表面每向下1m,水體的壓力大約增加0.1個大氣壓(10kpa),根據亨利定律該處的總氣體溶解度升高大約10%,該處的總溶解氣體的飽和度就下降大約10%,水面下2m處總氣體飽和度就下降20%;同時深水處的水溫較低和氣體(氧氣、氮氣)絕對含量也低于水體上層,低水溫和相對較少的氣體含量也使底層的總氣體飽和度低于上層;另外,淺水池塘水溫更容易受晝夜氣溫差的影響,夜晚水溫低氣體溶解度高,水體中溶解大量的氣體(空氣),白天水溫升高以后,氣體容易過飽和而使對蝦發生氣泡病。以上原因說明淺水池塘比深水池塘更容易發生氣泡病。

  淺水池塘發生氣泡病以后,發病對蝦沒有低氣體飽和度的深水區來躲避,而在深水池塘當對蝦在上層氣體過飽和的水體不舒適(或剛一發。┑臅r候,游到深水區后,原來從血液和組織中游離的過飽和氣體就又會溶解到血液和組織液中,不再發生氣泡病。這就是天然水體中水生動物不容易發生氣泡病,而養殖池塘中發病率卻很高的主要原因。實際養殖過程中也是淺水池塘的地區發病率遠遠高于深水池塘,淺水池塘發病對蝦癥狀也以急性發病的癥狀為主,危害也更大,如廣西北海地區一些酸性土壤的淺水池塘,水深一般都在0.8m以下,氣泡病成為制約當地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2.2 能排污的高位池塘發病率高于不鋪膜的土池塘

  高位池塘沒有底泥,不像土池塘底泥中的存在大量浮游動物蟲卵,高位池天然條件就決定水體中浮游動物少。高位池又定期排污,池塘中有機質少,缺乏浮游動物的餌料,所以高位池水體中浮游動物少,藻類因為缺少浮游動物的濾食而容易大量繁殖,特別是容易被浮游動物濾食的小型藻類容易大量繁殖起來,這樣高位池中水體藻類容易小型化,以小型藻類為主的肥水池塘,水色嫩綠、漂亮,既缺乏浮游動物耗氧,小型藻類產氧能力又強,因此高位池塘氣泡病發病率很高。尤其養殖前期水中生物種類更少,水質不穩定。高位池水體中生物組成單一,水質穩定性差,當遇到臺風、下雨、降溫等劇烈天氣變化時藻類容易死亡,晴天以后藻類重新發生,也容易發生氣泡病。鋪全膜的土池塘一般水位比標準高位池淺,氣泡病更嚴重,而只鋪邊模不鋪底膜的土池塘水質明顯比鋪全膜的池塘渾濁,水體中生物種類多樣化,氣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

  2.3 剛肥起來的水質比長時間養殖的老水更容易發病

  池塘注入新水、施肥后水體中各種生物的發生有一定的規律性,首先是生存競爭能力強的小型藻類出現,之后輪蟲、大型藻類、大型浮游動物逐漸出現,一般水體中大、小型藻類和大、小型浮游動物都出現的水質穩定期至少需要在20d以上,因不同水溫、水源、底質、肥料種類和用量對水質穩定需要的時間不同,這期間需要補充溶解性好的有機肥促進水體向生物多樣性發展。在水質達到穩定期以前以小型藻類為主的階段,藻類小型化、單一化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水越靚的水質中午pH值越高,氣泡病越嚴重,這段時期也是放苗的初期,小蝦對過飽和氣體的調節能力也明顯低于大蝦,也增加了氣泡病的危害。養殖中后期水中藻類、浮游動物、細菌數量多,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強,池塘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水質也就更穩定,產氧和耗氧生物相對平衡,水質濃、色暗、微渾,氣泡病的發病率比養殖初期低很多。

  2.4 陰雨天后晴天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

  陰雨天后晴天,氣溫越高、陽光越強烈氣泡病發病率越高。晴天后陽光強烈,藻類光合作用產氧能力強;晴天陽光強烈的同時氣溫升高,使水溫快速升高,也使水體中氣體飽和度快速升高;陰雨天藻類部分死亡,晴天后藻類快速繁殖,增加了水體產氧能力。以上這些因素都使水體在晴天后總溶解氣體飽和度快速升高,當氣體飽和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即發生氣泡病。生產實踐中多數氣泡病都是雨后晴天發生的,特別是養殖初期水位又比較淺的池塘發病率更高。

  池塘殺蟲后2~3d也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殺蟲藥物殺死蝦體寄生蟲的同時也殺死了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水體中沒有浮游動物耗氧的同時,小型藻類沒有浮游動物攝食而瘋長很容易發生氣泡病。消毒、天氣變化等引起倒藻以后,一旦藻類重新生長,也是氣泡病的發病高峰時期。


 
上一篇:養殖戶塘頭看蝦方法
下一篇:對蝦暴雨前后的危機管理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